為什么在我國古代的建筑都是以木結構為主呢?
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筑木為巢。而后來從夏商的文明啟蒙,到漢代未央宮的宏偉,
從隋朝的大興城,再到明清的紫禁城的昌盛,從唐朝時期所編制的《大唐六典》,到北宋時期李誡所編制的《營造法式》
中國木結構建筑承載了中華民族千年的歷史,千年的文明,和千年的氣度。
古代中國人講求陰陽五行。五行中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對應五個方位(西、東、北、南、中)。其中,土代表中央,代表負載萬物、養育萬物的大地,因此,土德就具有了很高的地位,象征中央的明清北京故宮三大殿,就是建立在一個“土”字形的三重漢白玉臺基上,代表國家的社稷壇,也是用“五色土”來象征的。五行中的木,代表的是春天,是東方,是象征生命與生長的力量。此外,五行中的金,象征西方,也象征武力與刑殺,所以,凡是與武有關的建筑,如故宮的武英殿、北京內城的宣武門,都在城市或宮殿中軸線的西側。而五行中的水,象征北方,北京故宮中軸線北端的欽安殿,是供奉水神玄武大帝的,也具有厭火的象征,此外,建筑物內部用的藻井裝飾,建筑屋脊上用的鴟吻裝飾,都具有與水相關聯的厭火性象征功能。顯然,五行中所代表的中國人最崇尚的五種材料中,只有土與木是最適合建造為人居住的房屋的,因此,中國古代建筑的基本材料,就是“土木”,人是居住在由“土”(臺基)承載,由木(柱子、梁架)環繞的空間中的。
中國古代的主流建筑是為現世的人建造的,如帝王的宮殿、苑囿,政府衙署與各種不同等級的住宅,這是中國建筑的主流部分。古人所謂“宮室之制,本以便生人”(引自《北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中國也有宗教建筑,如佛寺、道觀、祠廟等。但中國人對待佛寺、道觀的態度,同對待凡人的住宅一樣,主要是為了給神佛的偶像遮風避雨,并不求建筑及雕塑的久遠,所以,越是地位顯、香火盛的寺廟,改建就越頻繁,就如同要常常給凡世的人重新翻蓋新屋一樣。因而,追求永恒與久遠的西方建筑,采用了石結構;而不求永恒與久遠,著眼現世的中國建筑,采用了木結構。
古代中國人既不求建筑堅固久遠,也不簡單地將建筑外形的美觀作為一個目標。中國人更多地追求是空間的適宜與陰陽的和合。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顯然,與西方人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建筑實體的堅固與美觀相反,中國人更關注空間的背負與懷抱,及陰陽的和諧。古代中國人的基本空間理想,就是居處于一個負陰抱陽、陰陽和合的空間之中。也就是說,中國人的房子,不是為了看的,而是為了棲息其中的。居處的最佳境界,就是陰陽和合,這從北京明清故宮的建筑名稱上就可以看出來,如前三殿太和、中和、保和,如后三宮乾清、交泰、坤寧,如頤和園,其名稱意義都象征著陰陽和合。中國古代風水術,也是圍繞陰陽和合而做文章的。為了保證陰陽和合,建筑的規模就不能太大,建筑的高度也不需要太高。既然不需要過高,過大,則用木結構建造的單層或二層,規模適度的廳堂殿閣,就是最好的建筑選擇。同樣是為了陰陽和合,在性能上最表現陰陽適中的“土木”就是最好的建筑材料。
中國古代建筑以其靈活便利的木框架結構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理性與智慧。當然,如果從理論上講這一問題闡釋的十分清楚,還是需要大量的考證發掘與旁征博引的功夫。但無論如何,都要強調的一點是,中國建筑以其靈活便利的木框架結構,更易于創造靈活多變的空間,可以再生,而且不會造成污染,所以作為主要的建筑材料,更具有環境的可持續性。我們佳筑工廠加工定制生產古建膠合木,有這方面需求的朋友可以隨時聯系我們。